武將甘國寶
甘國寶生于康熙四十八年(1709年),老家在屏南縣甘棠鄉小梨洋村,7歲時全家搬到古田縣長嶺村生活,又過了10年,在雍正四年時,全家搬到福州文儒坊。那時,甘國寶已經17歲了,武藝出眾,尤檀射箭。3年后,也即雍正七年,他中武舉人,十一年又中武進士,而且是會試第三名,殿試二甲八名,被授為御前侍衛。
從古田舉家搬遷,到留在宮中當侍衛,這漫長的7年間,年輕的甘國寶是在文儒坊中度過的,寒風里,烈日下,坊中空地上總出現一個矯健敏捷的少年身影,擊拳踢腿,翻騰跳躍,刀光閃動,棍棒飛舞,利箭嗖嗖穿梭。三坊七巷中走出的大多是青燈伴苦讀、青衫裹瘦骨的文弱書生,學而優則仕是他們眼中最明媚的陽光大道,甘國寶武而優則仕,異曲同工,這個“異”,倒是讓他在這一塊不大的坊巷中顯得很異類,舉止有點帥,表情有點酷。
接下去的日子里,甘國寶當了侍衛大臣,又任廣東右翼鎮標中軍游擊,接著升任參將,乾隆二十年開始,相繼任貴州威寧、江南蘇松、浙江溫州、閩粵南澳總兵。臺灣他的確去了,但不是萬般無奈的投奔,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,他風風光光地渡海赴臺,當他的總兵大人去了。兩年后,他又回到老家,升為福建水師提督。接著,他復任臺灣總兵、再任廣東提督、福建陸路提督等等,卻始終沒當過“九門提督”。
乾隆帝對甘國寶也欣賞有加,一直做出十分器重的樣子,派他到臺灣當總兵時,還召諭道:“此系第一要地,不同他處,非才干優良、見識明徹者不能勝任?!?1768年,在甘國寶59歲時,還御書一塊“?!弊重Q匾贈予他,這塊匾至今仍存放在古田甘滌下村甘氏宗祠內。
可以想見甘國寶接匾時的激動之情,匍伏在地三呼萬歲都不足以將他內心波濤表達出一滴。他倒是很愿意當一當皇帝的表弟,皇親國戚怎么也虧不到哪里去,可是,毫無疑問,事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,乾隆的母親鈕祜祿氏是雍正的皇后,正宗的滿洲鑲黃旗人,不姓甘,更不是漢女。
[1] [2] 下一頁
責任編輯:鄭城